当前位置: 首页 > 金属 >45钢奥氏体晶粒大小不同对600度调质后渗碳体颗粒大小有影响么?

45钢奥氏体晶粒大小不同对600度调质后渗碳体颗粒大小有影响么?

作者 专送一血
来源: 小木虫 300 6 举报帖子
+关注

在45钢中加了0.2wt%的细化剂,经过860度保温后淬火,在600度回火,发现加入细化剂的调质钢渗碳体颗粒变小了,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机理是什么。还有是不是有组织遗传性的影响,怎么作用的?请各位大侠指点一二。 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

今日热帖
  • 精华评论
  • nanobook

    个人认为有影响。渗碳体是在晶界中形成的,而细化晶粒则产生了更多的晶界,这给渗碳体提供了更多的形核空间,因而会产生渗碳体的颗粒细化。

  • 专送一血

    引用回帖:
    2楼: Originally posted by nanobook at 2017-10-15 22:22:30
    个人认为有影响。渗碳体是在晶界中形成的,而细化晶粒则产生了更多的晶界,这给渗碳体提供了更多的形核空间,因而会产生渗碳体的颗粒细化。

    非常感谢你的意见。我不明白你说的晶界是指什么?马氏体板条界还是块界?回火过程中的渗碳体应该是从过饱和α铁中不断析出形成的,所以我觉得要么是合金元素导致回火稳定性提高了,要么是细化剂阻碍了M的分解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,但是没有证据....

  • abcsunke

    有可能是细化剂的作用,可能改变了第二相的微观结构,微量Mg就可以改善网状碳化物

  • kissego100

    1、渗碳体可能产生于不同的阶段,根据你的描述,你这里的渗碳体颗粒应该产生在如下的回火阶段:
    2、300-400℃渗碳体的形成,钢在回火的这一阶段,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的碳化物转变为颗粒状的渗碳体(Fe3C).当温度达到400℃时,α固溶体中过饱和的碳已基本完全析出,α-Fe晶格恢复正常,由过饱和固溶体转变为铁素体.钢的内应力基本清除。

    400℃以上渗碳体的聚集长大,在第三阶段结束时,钢内形成了细粒状渗碳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,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,渗碳体颗粒不断聚集而长大.根据混合物中渗碳体颗粒大小,可将回火组织分为二种:400-500℃内形成的组织,渗碳体颗粒很细小,称为回火屈氏体.温度升高到500-600℃时,得到细小的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的机械混合物,称为回火索氏体。
    3、即,渗碳体颗粒是过饱和固溶基体的析出所产生的。
    显然有,基体晶粒越大,渗碳体的形核越少,单个渗碳体体积越大;集体晶粒越小,渗碳体形核越多,单个渗碳体体积越小。因为到600度的时候,过饱和固溶的碳已经完全析出了。
    4、结论:总基体中所有过饱和的碳最终都形成渗碳体,显然,基体晶粒的细化作用,会遗传影响到后续渗碳体的形核、大小和分布。
    5、微观组织,不仅仅其性质是微观局部的,而且,其产生也跟微观局部的一些因素密切相关,归根结底是原子间电磁相互作用距离的影响。
    6、每种事物其源生、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尺度,以及在整个过程中能量和物质流变的过程,不得不查。这样才能唯物地自住地认知到其中的原理所在,这样才能明目贯通,

  • 专送一血

    引用回帖:
    6楼: Originally posted by kissego100 at 2017-10-18 16:12:55
    1、渗碳体可能产生于不同的阶段,根据你的描述,你这里的渗碳体颗粒应该产生在如下的回火阶段:
    2、300-400℃渗碳体的形成,钢在回火的这一阶段,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的碳化物转变为颗粒状的渗碳体(Fe3C).当温度达到 ...

    非常感谢您的解答,让我受益匪浅。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说,同一种钢,形成的渗碳体的量是一定的,如果原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,回火形成的Fe3C的形核位置越多,那么渗碳体的尺寸就越小,所以细化剂在其中的主要作用还是阻碍A长大,钉扎位错的作用,而回火组织的变化也主要是由于组织遗传性导致的。如果理解有偏差,还望您指点。
        另外,在正火的SEM图像发现珠光体退化的现象,希望您能够不吝赐教,非常感谢。

猜你喜欢
下载小木虫APP
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
  • 二维码
  • IOS
  • 安卓